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史晓晨 德州报道
历史建筑作为凝固的文化遗产,承载着城市的集体记忆与时代印记。近年来,德州紧跟城市更新行动的步伐,持续推进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活化,让老建筑在岁月流转中留住城市根脉,焕发新的文化活力。在这片沃土上,两座见证着德州城市发展、与城市共同呼吸的历史建筑——红旗旅馆与东方红旅馆,正通过精心的保护与活化,讲述着往昔的峥嵘岁月。目前东方红旅馆已经顺利通过验收,将以崭新而又不失历史韵味的姿态融入城市生活。
保护优先,留住岁月肌理
东方红旅馆建筑平面呈中轴对称布局,立面材质以清水砖墙辅以水泥拉毛饰面,给人以稳重、质朴的视觉感受。而作为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建筑,红旗旅馆的时代风格鲜明,比例匀称、构图均衡,是德州近代旅馆建筑中‘苏式风格与本土工艺结合’的典型代表,是研究德州城市建设和建筑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。木质屋架的榫卯结构、门楣上简化的几何浮雕,都是那个年代建筑工艺的鲜活样本。
设计师化工介绍:“我们通过航摄技术构建实景三维模型,对照原始建筑图纸和历史照片进行细节复原,坚持‘最小干预、修旧如旧’原则,对建筑立面造型、结构体系、特色装饰等核心特征进行保护。在“修旧如旧”的同时采用科学规范的修缮工艺,对红砖外墙进行细致清洗与局部修补,修缮过程遇到的“老物件”主要以“修补”为主,更换为辅,最大程度保留建筑的文化记忆。”
重赋“里子”,焕发新生
保护不仅是“面子”的光鲜,更是让历史建筑拥有适应当代需求的“里子”。参与红旗旅馆改造的设计师坦言:“我们不仅保留了建筑原有的格局与风貌,同时对建筑内部进行了保护性更新。”在不破坏主体结构的前提下,完善了给排水、电气等配套管线;对保温节能材料和消防系统进行升级,让老建筑拥有了符合现代标准的舒适与安全。东方红旅馆的改造设计同样如此。如今的老旅馆,正以新身份续写城市故事。
红旗旅馆和东方红旅馆的新生,正是德州守护城市记忆、传承历史文脉的生动实践。相信在未来,会有更多的历史建筑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,被精心呵护,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